第二十一章 拾起古琴(下)
關燈
小
中
大
自唐朝起,琴學流派就已見於著錄。如隋唐趙耶利所述:“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延,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
唐朝的古琴那叫一個赫赫有名。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制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北宋時,亦有京師、兩浙、江西等流派,並有著錄評價說:“京師過於剛勁,江南失於輕浮,惟兩浙質而不野,文而不史。”
到了明朝,江、浙、閩派也有很大影響。如明朝劉珠所說:“習閩*者百無一二,習江*者十或三四,習浙*者十或六七。”
明末清初以後,至於現代,相繼又出現了“虞山”、“廣陵”、“浦城”、“蜀山”、“九嶷”、“諸城”、“梅庵”、“嶺南”等著名琴派。
現代通訊技術發達、交通便利、文字音像資料較多,給於了現代琴家便利的學習條件,使之能夠廣求名師,研討琴學。所以,現代的琴文化領域,各琴派之間,得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因此,現代的很多琴家,都能吸取多派長處,形成自己獨立鮮明的風格。
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稱“琴派”始自明末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差別主要決定於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
同一地區的琴人,經常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從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風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後世的琴派多以地區劃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吳越地區先後還有:松江派、金陵派、吳派等;其他地區有:中州派,閩派、嶺南派、川派、九嶷派、諸城派等。
浙派:南宋著名琴派。奠基者為郭楚望。他的代表作品為《瀟湘水雲》。經劉志方授與毛敏仲和徐天民。毛、徐兩人在楊瓚的主持下編纂《紫霞洞琴譜》。徐天民祖孫四代都是著名的琴家,明代尊之為“徐門正傳”。後人稱浙派傳譜為浙譜。
虞山派:明代琴派。虞山地處江蘇常熟,當地有河流名琴川,所以又稱“熟派”或“琴川派”。“浙*徐門”中的第三代徐曉山,曾在常熟傳琴,致使當地名手輩出,陳愛桐即其中之一。傳至嚴徵,結“琴川琴社”,傳譜輯為《松弦館琴譜》。陳愛桐的另一再傳弟子徐上瀛在嚴氏的基礎上加以豐富,添加了快速的《瀟湘水雲》等曲目,輯有《大還閣琴譜》,並著《溪山琴況》。虞山派在琴界威望很高,本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今虞琴社”就是紀念該派而命名的。
廣陵派:清代著名琴派。江蘇揚州古稱廣陵,以此地為中心形成的琴派為廣陵派。最初由徐常遇在虞山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其子二子繼承家學,晉京獻藝,一時爭傳“江南二徐”。所輯《澄鑒堂琴譜》為本派最早譜集。繼起者徐祺吸收名地名曲加工整理,編成《五知齋琴譜》,為近代流傳最廣的譜集。此後,名手薈萃揚州,吳虹又在此基礎上編纂《自遠堂琴譜》,也是很有影響的琴譜。太平天國以後,該派還陸續出版了《蕉庵琴譜》、《枯木禪琴譜》等,其影響一直及於當代。
川派:又稱蜀山古琴派,簡稱蜀派。蜀山派(川派)源遠流長,至少有2000年歷史的古琴派,是當今中國最具代表性、流傳最廣泛、內容最豐富的一支古琴流派。漢代蜀山琴派名家有:司馬相如、揚雄、諸葛亮、姜維等。近代川派的知名琴家有:張孔山、楊紫東、李子昭、吳浸陽、龍琴舫等人。《天聞閣琴譜》和《沙堰琴編》收有川派作品,其中以《流水》和《醉漁唱晚》等曲最為流行。我國著名川派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顧梅羹,以畢生的精力貢獻給古琴藝術之發掘、整理、研究、演奏諸多方面的工作成績卓著。將減字譜翻譯成簡譜配在減字譜下,又完成了三十餘萬字的《琴學備要》一書的修改整理工作。據悉,為保護蜀山派(川派)古琴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將建立蜀山派(川派)古琴基地,專門展示蜀山派(川派)古琴、培養古琴人才。
閩派:近代琴派。祝鳳喈為代表。著有《與古齋琴譜》繼其學者有張鶴,編有《琴學入門》,陳世驥,編有《琴學初津》。
嶺南派:廣東琴派。源於道光年間的黃景星。他繼承先人的《古岡遺譜》,又向香山何洛書學會十餘曲。輯五十首為《悟雪山房琴譜》。近人鄭健侯傳其學。
諸誠派:近代琴派。山東諸誠王溥長、王作禎、王露,祖孫三代以虞山派為基礎,另有王冷泉和他的學生王賓魯以金陵派為基礎。兩者匯流,又結合當地民間音樂風格,形成具有山東地方風格的諸誠派。輯有:《桐蔭山館琴譜》、《梅庵琴譜》。代表曲目《長門怨》、《關山月》都是現代流行琴曲。
但就只是這一點的話,我還是非常的想再學學看,因為又處於一種別扭的心理,不想要冥王失望。
在當年花殤師傅的各種恐怖*之下,不該忘的指法我是刻在了心裏。所以大致的怎麽彈還都是記得的。
演奏時,將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古琴技法甚多,古時有超過一千種,今常用指法僅幾十種,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即“右手八法”)、輪、撥、剌、撮、鎖、如一、滾、拂、雙彈等,左手的上、下、進覆、退覆、吟、猱、罨、跪指、掏起、帶起、爪起、撞等。一些古指法如牽、全扶、半扶、齪、間勾、轉指、索鈴等,只在極少數曲中仍被使用,但是較晚期(如清朝)的曲目中因有簡化寫法而幾乎不用了,甚至右手無名指的打、摘也幾乎不存在,改用了中指的勾、剔,這勢必影響了古琴音色的發揮。
古琴的右手彈弦亦有手指之別與指背甲彈與指面**之別。右手的彈弦是由大指、食指、中指和名指承擔的。一般說來,大指與中指力度較強,食指與名指較弱。這四指的彈弦又各分指背甲彈和指面**兩種。前者音色比較輕、薄、亮,後者音色比較重、厚、實。近代著名琴家彭祉卿對此有過詳細的分析,他說:“以指甲肉別之,輕而清者,挑摘是也;輕而濁者,抹打是也。重而清者,剔劈是也;重而濁者,勾托是也。外弦一二欲輕則用打摘,欲重則用勾剔;內弦六七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劈托;中弦三四五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勾剔。抹挑勾剔以取正聲,打摘劈托以取應聲,各從其下指之便也。”
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彈弦出音。左手按弦之指的不同和手指按弦部位的不同均可造成音色的差異。左手按弦除偶用中指與食指外,最常用的是名指與大指;其按弦的部位亦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兩種。一般說來,名指按弦其音溫厚穩實,大指則清脆明亮;肉按者溫厚穩實,甲肉相半者則清脆明亮。
就右手的彈弦來說,其強弱變化的幅度十分寬廣。由於古琴有效弦長,振幅廣闊,故同樣一種彈弦技法,可以彈出極輕柔飄忽的音,同時也可以彈出非常沈重剛烈的音,這全憑演奏者使用的力度如何。而有效弦長比較短的樂器,例如琵琶、阮等,其可變化的幅度就小得多。實際上,古琴彈弦的四指本身也是有著力度差別的。一般說來,大指的托、劈和中指的剔、勾尤見力度,而食指與名指則相對地要柔弱一些。四指中,用**與用甲彈效果又有不同。**所出的音線較粗,甲彈則較細;如果用力相等,那麽較粗者體積大,單位壓強小,故以強度勝;較細者體積小,壓強大,故以力度勝。古琴演奏時可以根據出音力度的需要而選擇適當的彈弦技法,其選擇的餘地相當大。
左手按弦技法也會對力度造成影響。首先,按弦部位的不同和技法的差異可以造成力度的變化。若就按弦手指而言,則有大指與名、中指之區別:用大指則明亮有力,其音線細而光滑;名、中指則柔和溫潤,音線較為粗、松。若就按弦部位而言,則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的區別:甲肉相半者明亮有力,其音線細而光滑;肉按者柔和溫潤,音線較為粗、松。音線細而光滑者,其質感密,其力度強;音線粗、松者,其質感疏,其力度弱。何粗何細,何強何弱,演奏時也可以根據音樂表現的力度要求來選擇適當的按弦技法。
古琴發音的張力除了來自左右手的技法與使用的力量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左手運指的速度。一般來說,速度越快便越見力度,反之,則越是松弛。但是,更重要的還取決於速度的變化狀態。左手在使用綽、註等技法時,其運指通常是非勻速的,即變速的,它們或者呈減速度狀態,或者呈加速度狀態。勻速運動所形成的軌跡是直線的,而減速運動和加速運動則是拋物線或反拋物線的。直線形不成張力,只有拋物線(包括反拋物線)才是富有張力的線條。不同的是,拋物線的軌跡是由緊張趨於松弛,而反拋物線的軌跡則是由松弛趨於緊張。趨於緊張者剛健有力度,趨於松弛者則平穩、舒展。效果不同,但都是富有張力的音線。古琴在以綽、註方式出音時所形成的軌跡大部分正是拋物線或反拋物線的,因而極富張力。
我想,還是拾回我的古琴吧,免得又把自己的心給弄丟了。
拾回古琴,就如同拾回自己弄丟了的愛情。
墻角立了一根長長的竹竿,被荒置在那個墻角已經很長時間了,母親說在來年春天的時候要在屋外種下爬山虎,讓它順著這根竹竿蜿蜒生長,再沿著房頂垂下,形成高高的涼蔭,在來年夏天的時候在下面乘涼。這樣聽母親說起,我才註意到這根長長的竹竿,它跟平常的沒什麽兩樣,只是尾部被人削的尖尖的,我想應該是方便紮進泥土裏。在它的每一個突起處,都有一個很高的堅硬的結突起。它也早已不似剛結成的竹竿那麽青翠,但是已在長期的生活磨練下變得更加堅硬,也許正因為這樣才有了更多的用處。
就這樣它被遺忘了,在它真正再一次發揮它的用途之前,再一次被人忽視。直到有一天,我的外甥指著上面一只小小的蝸牛不停地咕噥著什麽給我看,我才註意到,在竹竿最下端有一只蝸牛,靜靜的,只是偶爾會輕輕地動一下,在我們看來卻像是在原地不動,我想它也許他在休憩,也許是看到有人在看他,因不喜歡這樣被人註視的感覺,他就這樣靜靜的不動,才希望會被人忽視。其實我是不喜歡動物的,討厭那種毛茸茸的或者滑膩的感覺,更何況是這樣這麽不起眼的我根本無法把它歸類為動物的生靈,還帶著點厭惡的情緒一笑置之,抱著外甥回到了屋裏。直到晚上,甚或者接下來的日子裏,都沒有再想起這只蝸牛,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點小插曲,供外甥娛樂的一點微不足道的事物。
思想就像一根弦,在弦上有許多的結,當你碰觸到上面曾經的結,就會恢覆曾經腦海中的記憶,也許就是那個結被碰觸到,在某一天就忽然想起了這只蝸牛,帶著不經意的心情來看他,發現他已經爬出了原來的位置很高了,並且在他原來的位置上有一個很高的堅硬的結突起阻擋了他的道路,現在想想怪不得當時他行駛走的那麽慢,只是為了從那個結上艱難的駛過。在此刻,也只是一笑而過,生活就是這樣,萬物在困難面前,要不想被它擊倒,就要想辦法克服困難,無論你是什麽。其實,心下當時便有了一點觸動,只因知道自己面對了困難,卻無法這樣坦然面對。想來也是慚愧的,連這只小小的蝸牛也比不上,但也只是心裏有點觸動而已,本來已是深秋接近冬季了,卻忽然之間連空氣也感覺變得有點悶熱,可能是太久沒有這樣直視自己的心了,一旦被剝開來看,就顯得有點支離破碎了,並因此漸漸地有了感動。沒多久,天忽然就那樣黑了,晚上不知的天竟然下起了小雨,還伴著徐徐的風,這換得一點的寒意,連呼吸也覺得分外舒暢,慢慢的進入了夢鄉。
生活就是被遺忘被回憶的過程,日子猶如燒開的白開水,當慢慢煮沸的時候,滾滾的水泡沿著水底上升,再慢慢鋪將開來,當盛在玻璃杯裏,溫度又逐漸變低,溫柔的經不起漣漪,它無色無味,卻是久渴的人們的生命源泉。當一些沈寂在心底的氣泡上升到你的喉咽,那些不經意間發生的並且不經意間被遺忘的事,在你的咽喉旋轉的時候,生活還是依舊,看看書,寫寫字,看看天,想想事。當這層湖面被驚醒的時候,故事就變得更加豐富感人。獨自坐在院子裏,擡頭看著四面的圍墻,墻上有一點吸引了我的目光,就在立著竹竿的高高的墻上原來也有一只蝸牛靜靜的藏在墻上的裂縫裏,似乎連掙紮的空間也沒有。於是低頭看著竹竿上的那只蝸牛,看來經歷了幾天的風雨,他行走的速度也顯得愈加遲緩,只是竹竿上那條他爬行過留下的痕跡還是若有若無的顯現,那條直直的線仿佛被前方某個東西牽引,直到那盡頭。瞬間仿佛明白了什麽,但似乎又很模糊。從書中,從故事裏知道萬物皆有情,花兒,動物的情,更甚者人類也難以與之媲美,其實在此刻是不願承認的,我是一個薄涼的,性情冷淡的人,與人,與物,也只是看做過眼煙雲,時間會帶它們離開,不想為那剎那的美麗過多的停留。於是將這小小的發現講給母親聽,並想著是否應該幫助他們,不需要這樣艱難的行走,早點來到終點,與她相逢。母親告訴我:“他們可能是伴侶,為了與之相逢,不管是多麽漫長艱難的旅程,在他心中有生活的方向,有生活的勇氣與動力,就不覺得這樣是艱辛,我們不要這樣打擾他,只靜靜地看他如何完成生命的逆轉。”我知道母親是對的,誰都有一個別人無法進入的世界,不應該打破這種和諧。於是,形成了這樣的習慣,每天閑來無事的時候就會看看他行進到了哪裏,並把它當做了生活中的一點小小的樂趣,想著生活並不是那麽空白。
天氣似乎變得更冷了,連呼吸也變得懶惰起來,穿上厚厚的臃腫的衣服,行動也變得愈加遲緩,只因為這樣愈是討厭起這樣寒冷的天氣,他似乎也感受到了天氣的寒冷,腦袋縮進小小的殼裏不願出來。而墻上的她似乎已進入了冬眠的狀態,靜靜的等待著他的到來,這四季便是他們的一世,生活需要這樣等待。這種無論在熱帶的深林,還是在寒冷的遠山都可以生存的物種,它的生命力是那樣的頑強,卻又顯得那樣的柔弱。為之敬佩,又想要呵護他們。
不久就要離家,對身邊的一切都是那麽難舍,連著小小的蝸牛也成了我的期盼。離開的前天晚上再一次來看他,他已經爬出很高了,只要爬出這根竹竿,希望就不遠了,我暗暗的為他加了把勁,我知道他一定不會放棄,因為這就是他的生活,這樣不覺間竟然也堅定了自己明天行走的步伐,我也想要做一只有目標有勇氣的蝸牛,生活就需要這樣的共勉,無論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亦或是這一只普通的蝸牛。
獨在異鄉為異客,堅定生活目標的同時,思鄉的感情也會變得更加濃烈,閑下來的時候,就喜歡靜靜的思考,這樣沿著生活的軌跡慢慢向前行走,就像那只蝸牛,在這寒冷的季節裏,呼著生命的氣息,經歷一個又一個白晝與黑夜。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也會想起他們,不知道又有了怎樣的變化。他們似乎已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點,我知道他不會擴大,不是墨痕漸漸暈開,我卻固執的不願忘卻。看著火車每天從這裏經過,不知道它將駛向何方,只是慢慢地喜歡上了這樣呼嘯而過的感覺,遠遠地“轟轟”的聲響傳來,不是預兆著什麽,只是告訴你它曾經來過。看著長長的軌道沒有盡頭,沿著軌道行走,又沿著另一邊返回,感受著風在耳邊的聲音,是嗚咽的,在低鳴,傳來遠方的消息,慰藉一時的牽念。
時間說快既快,說慢又慢,卻又很快到了回家的的日子,坐在行駛的車上,想著這次短暫的相逢,心中倍感珍惜,想著就要看到那小小的蝸牛,心底也變得柔軟起來,看著窗外隨著車子的行駛向後退去的樹,記憶忽然飄遠,變得恍惚起來。
回到家,屋裏屋外的一切都是如此熟悉,仿佛從不曾離開,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只是變的是不見了那根一直立在那裏的竹竿,包括爬行在竹竿上的蝸牛,還有墻縫裏棲息的他的愛人,問母親:“放在那裏的竹竿哪去了?”母親嘆聲氣說:“本來想著來年用它搭花架子的,卻不想好好地它自己就斷了,那麽堅硬的一根,可惜了,現在變成了兩截,搭花架子是不可能了,以後看看還能做什麽用吧。”“那它現在放哪了?”我疾聲問道。“就在院裏的石凳下……”,不等母親說完,我趕快跑去看它,那已斷成兩截的竹竿就那樣靜靜的在院子裏躺著,看到在竹竿下面,還有幾只螞蟻在爬來爬去,就是不知道好像還是失去了什麽。
我不知道那兩只蝸牛最後有沒有相逢,就那樣那段短短的距離,在他們卻是千山萬水,就這樣他們都消失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再看到形單影只的蝸牛,我想那一定不是他,他與她一定在某個角落,靜靜的入眠。
天更加冷了,連屋門也不願出了,外面冰冷的世界,直等到銀裝素裹,想著那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手裏握著筆,手指也變得僵硬了,放下筆,還是忍不住走出房門,屋外寒冷的風,讓我不住的縮緊高高的衣領,再一次望向那墻角,空空的,只一點積雪來不及融化,卻很快又被飄落的雪花覆蓋了,擡起頭,看著滿天紛飛的雪花,世界變得更加蒼茫了。
四季更替,雪去香來,破冰細柳,春天還是如約而至了,母親還是搭起了花架子,不過卻是用另一根看上去更加堅硬的竹竿代替了它,它就這樣太久太久的被遺忘了,被遺忘了得還有那曾經匍匐在竹竿上微不足道的愛情,那麽的渺小,那麽的卑微,卻又是那麽的偉大。
不久又將要踏上旅程,我知道不管來到何方,路有多漫長,其實不變的還是那顆心。天空也會寂寞,飛過的鳥群便是它的伴侶了,他包圍著它們,不管這懷抱是冰冷的,還是溫暖的。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中的風霜,於是在一個又一個交替的瞬間裏,也終於明白了曾經滄海的情誼,旅途便不再寂寞。
在以後最初的日子裏,腦海深處偶爾還會想起那兩只小小的蝸牛,但是隨著時光流逝,他們亦慢慢的淹沒在我的腦海深處,飄向了無邊的海洋,在海中的小島上,茂密的叢林深處,在一棵參天大叔的一條細細的枝幹上,並排的兩只蝸牛從葉兒的這頭爬向了葉兒的那頭……而石凳下的竹竿卻在冬天寒雪融化的時候沾滿了泥土……
風吹過,一切變得寧靜,風吹動著竹竿上的松土,揚起點點塵煙,在石凳下旋起了一個又一個漩渦,不想離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唐朝的古琴那叫一個赫赫有名。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制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北宋時,亦有京師、兩浙、江西等流派,並有著錄評價說:“京師過於剛勁,江南失於輕浮,惟兩浙質而不野,文而不史。”
到了明朝,江、浙、閩派也有很大影響。如明朝劉珠所說:“習閩*者百無一二,習江*者十或三四,習浙*者十或六七。”
明末清初以後,至於現代,相繼又出現了“虞山”、“廣陵”、“浦城”、“蜀山”、“九嶷”、“諸城”、“梅庵”、“嶺南”等著名琴派。
現代通訊技術發達、交通便利、文字音像資料較多,給於了現代琴家便利的學習條件,使之能夠廣求名師,研討琴學。所以,現代的琴文化領域,各琴派之間,得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因此,現代的很多琴家,都能吸取多派長處,形成自己獨立鮮明的風格。
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稱“琴派”始自明末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差別主要決定於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
同一地區的琴人,經常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從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風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後世的琴派多以地區劃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吳越地區先後還有:松江派、金陵派、吳派等;其他地區有:中州派,閩派、嶺南派、川派、九嶷派、諸城派等。
浙派:南宋著名琴派。奠基者為郭楚望。他的代表作品為《瀟湘水雲》。經劉志方授與毛敏仲和徐天民。毛、徐兩人在楊瓚的主持下編纂《紫霞洞琴譜》。徐天民祖孫四代都是著名的琴家,明代尊之為“徐門正傳”。後人稱浙派傳譜為浙譜。
虞山派:明代琴派。虞山地處江蘇常熟,當地有河流名琴川,所以又稱“熟派”或“琴川派”。“浙*徐門”中的第三代徐曉山,曾在常熟傳琴,致使當地名手輩出,陳愛桐即其中之一。傳至嚴徵,結“琴川琴社”,傳譜輯為《松弦館琴譜》。陳愛桐的另一再傳弟子徐上瀛在嚴氏的基礎上加以豐富,添加了快速的《瀟湘水雲》等曲目,輯有《大還閣琴譜》,並著《溪山琴況》。虞山派在琴界威望很高,本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今虞琴社”就是紀念該派而命名的。
廣陵派:清代著名琴派。江蘇揚州古稱廣陵,以此地為中心形成的琴派為廣陵派。最初由徐常遇在虞山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其子二子繼承家學,晉京獻藝,一時爭傳“江南二徐”。所輯《澄鑒堂琴譜》為本派最早譜集。繼起者徐祺吸收名地名曲加工整理,編成《五知齋琴譜》,為近代流傳最廣的譜集。此後,名手薈萃揚州,吳虹又在此基礎上編纂《自遠堂琴譜》,也是很有影響的琴譜。太平天國以後,該派還陸續出版了《蕉庵琴譜》、《枯木禪琴譜》等,其影響一直及於當代。
川派:又稱蜀山古琴派,簡稱蜀派。蜀山派(川派)源遠流長,至少有2000年歷史的古琴派,是當今中國最具代表性、流傳最廣泛、內容最豐富的一支古琴流派。漢代蜀山琴派名家有:司馬相如、揚雄、諸葛亮、姜維等。近代川派的知名琴家有:張孔山、楊紫東、李子昭、吳浸陽、龍琴舫等人。《天聞閣琴譜》和《沙堰琴編》收有川派作品,其中以《流水》和《醉漁唱晚》等曲最為流行。我國著名川派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顧梅羹,以畢生的精力貢獻給古琴藝術之發掘、整理、研究、演奏諸多方面的工作成績卓著。將減字譜翻譯成簡譜配在減字譜下,又完成了三十餘萬字的《琴學備要》一書的修改整理工作。據悉,為保護蜀山派(川派)古琴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將建立蜀山派(川派)古琴基地,專門展示蜀山派(川派)古琴、培養古琴人才。
閩派:近代琴派。祝鳳喈為代表。著有《與古齋琴譜》繼其學者有張鶴,編有《琴學入門》,陳世驥,編有《琴學初津》。
嶺南派:廣東琴派。源於道光年間的黃景星。他繼承先人的《古岡遺譜》,又向香山何洛書學會十餘曲。輯五十首為《悟雪山房琴譜》。近人鄭健侯傳其學。
諸誠派:近代琴派。山東諸誠王溥長、王作禎、王露,祖孫三代以虞山派為基礎,另有王冷泉和他的學生王賓魯以金陵派為基礎。兩者匯流,又結合當地民間音樂風格,形成具有山東地方風格的諸誠派。輯有:《桐蔭山館琴譜》、《梅庵琴譜》。代表曲目《長門怨》、《關山月》都是現代流行琴曲。
但就只是這一點的話,我還是非常的想再學學看,因為又處於一種別扭的心理,不想要冥王失望。
在當年花殤師傅的各種恐怖*之下,不該忘的指法我是刻在了心裏。所以大致的怎麽彈還都是記得的。
演奏時,將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古琴技法甚多,古時有超過一千種,今常用指法僅幾十種,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即“右手八法”)、輪、撥、剌、撮、鎖、如一、滾、拂、雙彈等,左手的上、下、進覆、退覆、吟、猱、罨、跪指、掏起、帶起、爪起、撞等。一些古指法如牽、全扶、半扶、齪、間勾、轉指、索鈴等,只在極少數曲中仍被使用,但是較晚期(如清朝)的曲目中因有簡化寫法而幾乎不用了,甚至右手無名指的打、摘也幾乎不存在,改用了中指的勾、剔,這勢必影響了古琴音色的發揮。
古琴的右手彈弦亦有手指之別與指背甲彈與指面**之別。右手的彈弦是由大指、食指、中指和名指承擔的。一般說來,大指與中指力度較強,食指與名指較弱。這四指的彈弦又各分指背甲彈和指面**兩種。前者音色比較輕、薄、亮,後者音色比較重、厚、實。近代著名琴家彭祉卿對此有過詳細的分析,他說:“以指甲肉別之,輕而清者,挑摘是也;輕而濁者,抹打是也。重而清者,剔劈是也;重而濁者,勾托是也。外弦一二欲輕則用打摘,欲重則用勾剔;內弦六七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劈托;中弦三四五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勾剔。抹挑勾剔以取正聲,打摘劈托以取應聲,各從其下指之便也。”
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彈弦出音。左手按弦之指的不同和手指按弦部位的不同均可造成音色的差異。左手按弦除偶用中指與食指外,最常用的是名指與大指;其按弦的部位亦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兩種。一般說來,名指按弦其音溫厚穩實,大指則清脆明亮;肉按者溫厚穩實,甲肉相半者則清脆明亮。
就右手的彈弦來說,其強弱變化的幅度十分寬廣。由於古琴有效弦長,振幅廣闊,故同樣一種彈弦技法,可以彈出極輕柔飄忽的音,同時也可以彈出非常沈重剛烈的音,這全憑演奏者使用的力度如何。而有效弦長比較短的樂器,例如琵琶、阮等,其可變化的幅度就小得多。實際上,古琴彈弦的四指本身也是有著力度差別的。一般說來,大指的托、劈和中指的剔、勾尤見力度,而食指與名指則相對地要柔弱一些。四指中,用**與用甲彈效果又有不同。**所出的音線較粗,甲彈則較細;如果用力相等,那麽較粗者體積大,單位壓強小,故以強度勝;較細者體積小,壓強大,故以力度勝。古琴演奏時可以根據出音力度的需要而選擇適當的彈弦技法,其選擇的餘地相當大。
左手按弦技法也會對力度造成影響。首先,按弦部位的不同和技法的差異可以造成力度的變化。若就按弦手指而言,則有大指與名、中指之區別:用大指則明亮有力,其音線細而光滑;名、中指則柔和溫潤,音線較為粗、松。若就按弦部位而言,則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的區別:甲肉相半者明亮有力,其音線細而光滑;肉按者柔和溫潤,音線較為粗、松。音線細而光滑者,其質感密,其力度強;音線粗、松者,其質感疏,其力度弱。何粗何細,何強何弱,演奏時也可以根據音樂表現的力度要求來選擇適當的按弦技法。
古琴發音的張力除了來自左右手的技法與使用的力量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左手運指的速度。一般來說,速度越快便越見力度,反之,則越是松弛。但是,更重要的還取決於速度的變化狀態。左手在使用綽、註等技法時,其運指通常是非勻速的,即變速的,它們或者呈減速度狀態,或者呈加速度狀態。勻速運動所形成的軌跡是直線的,而減速運動和加速運動則是拋物線或反拋物線的。直線形不成張力,只有拋物線(包括反拋物線)才是富有張力的線條。不同的是,拋物線的軌跡是由緊張趨於松弛,而反拋物線的軌跡則是由松弛趨於緊張。趨於緊張者剛健有力度,趨於松弛者則平穩、舒展。效果不同,但都是富有張力的音線。古琴在以綽、註方式出音時所形成的軌跡大部分正是拋物線或反拋物線的,因而極富張力。
我想,還是拾回我的古琴吧,免得又把自己的心給弄丟了。
拾回古琴,就如同拾回自己弄丟了的愛情。
墻角立了一根長長的竹竿,被荒置在那個墻角已經很長時間了,母親說在來年春天的時候要在屋外種下爬山虎,讓它順著這根竹竿蜿蜒生長,再沿著房頂垂下,形成高高的涼蔭,在來年夏天的時候在下面乘涼。這樣聽母親說起,我才註意到這根長長的竹竿,它跟平常的沒什麽兩樣,只是尾部被人削的尖尖的,我想應該是方便紮進泥土裏。在它的每一個突起處,都有一個很高的堅硬的結突起。它也早已不似剛結成的竹竿那麽青翠,但是已在長期的生活磨練下變得更加堅硬,也許正因為這樣才有了更多的用處。
就這樣它被遺忘了,在它真正再一次發揮它的用途之前,再一次被人忽視。直到有一天,我的外甥指著上面一只小小的蝸牛不停地咕噥著什麽給我看,我才註意到,在竹竿最下端有一只蝸牛,靜靜的,只是偶爾會輕輕地動一下,在我們看來卻像是在原地不動,我想它也許他在休憩,也許是看到有人在看他,因不喜歡這樣被人註視的感覺,他就這樣靜靜的不動,才希望會被人忽視。其實我是不喜歡動物的,討厭那種毛茸茸的或者滑膩的感覺,更何況是這樣這麽不起眼的我根本無法把它歸類為動物的生靈,還帶著點厭惡的情緒一笑置之,抱著外甥回到了屋裏。直到晚上,甚或者接下來的日子裏,都沒有再想起這只蝸牛,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點小插曲,供外甥娛樂的一點微不足道的事物。
思想就像一根弦,在弦上有許多的結,當你碰觸到上面曾經的結,就會恢覆曾經腦海中的記憶,也許就是那個結被碰觸到,在某一天就忽然想起了這只蝸牛,帶著不經意的心情來看他,發現他已經爬出了原來的位置很高了,並且在他原來的位置上有一個很高的堅硬的結突起阻擋了他的道路,現在想想怪不得當時他行駛走的那麽慢,只是為了從那個結上艱難的駛過。在此刻,也只是一笑而過,生活就是這樣,萬物在困難面前,要不想被它擊倒,就要想辦法克服困難,無論你是什麽。其實,心下當時便有了一點觸動,只因知道自己面對了困難,卻無法這樣坦然面對。想來也是慚愧的,連這只小小的蝸牛也比不上,但也只是心裏有點觸動而已,本來已是深秋接近冬季了,卻忽然之間連空氣也感覺變得有點悶熱,可能是太久沒有這樣直視自己的心了,一旦被剝開來看,就顯得有點支離破碎了,並因此漸漸地有了感動。沒多久,天忽然就那樣黑了,晚上不知的天竟然下起了小雨,還伴著徐徐的風,這換得一點的寒意,連呼吸也覺得分外舒暢,慢慢的進入了夢鄉。
生活就是被遺忘被回憶的過程,日子猶如燒開的白開水,當慢慢煮沸的時候,滾滾的水泡沿著水底上升,再慢慢鋪將開來,當盛在玻璃杯裏,溫度又逐漸變低,溫柔的經不起漣漪,它無色無味,卻是久渴的人們的生命源泉。當一些沈寂在心底的氣泡上升到你的喉咽,那些不經意間發生的並且不經意間被遺忘的事,在你的咽喉旋轉的時候,生活還是依舊,看看書,寫寫字,看看天,想想事。當這層湖面被驚醒的時候,故事就變得更加豐富感人。獨自坐在院子裏,擡頭看著四面的圍墻,墻上有一點吸引了我的目光,就在立著竹竿的高高的墻上原來也有一只蝸牛靜靜的藏在墻上的裂縫裏,似乎連掙紮的空間也沒有。於是低頭看著竹竿上的那只蝸牛,看來經歷了幾天的風雨,他行走的速度也顯得愈加遲緩,只是竹竿上那條他爬行過留下的痕跡還是若有若無的顯現,那條直直的線仿佛被前方某個東西牽引,直到那盡頭。瞬間仿佛明白了什麽,但似乎又很模糊。從書中,從故事裏知道萬物皆有情,花兒,動物的情,更甚者人類也難以與之媲美,其實在此刻是不願承認的,我是一個薄涼的,性情冷淡的人,與人,與物,也只是看做過眼煙雲,時間會帶它們離開,不想為那剎那的美麗過多的停留。於是將這小小的發現講給母親聽,並想著是否應該幫助他們,不需要這樣艱難的行走,早點來到終點,與她相逢。母親告訴我:“他們可能是伴侶,為了與之相逢,不管是多麽漫長艱難的旅程,在他心中有生活的方向,有生活的勇氣與動力,就不覺得這樣是艱辛,我們不要這樣打擾他,只靜靜地看他如何完成生命的逆轉。”我知道母親是對的,誰都有一個別人無法進入的世界,不應該打破這種和諧。於是,形成了這樣的習慣,每天閑來無事的時候就會看看他行進到了哪裏,並把它當做了生活中的一點小小的樂趣,想著生活並不是那麽空白。
天氣似乎變得更冷了,連呼吸也變得懶惰起來,穿上厚厚的臃腫的衣服,行動也變得愈加遲緩,只因為這樣愈是討厭起這樣寒冷的天氣,他似乎也感受到了天氣的寒冷,腦袋縮進小小的殼裏不願出來。而墻上的她似乎已進入了冬眠的狀態,靜靜的等待著他的到來,這四季便是他們的一世,生活需要這樣等待。這種無論在熱帶的深林,還是在寒冷的遠山都可以生存的物種,它的生命力是那樣的頑強,卻又顯得那樣的柔弱。為之敬佩,又想要呵護他們。
不久就要離家,對身邊的一切都是那麽難舍,連著小小的蝸牛也成了我的期盼。離開的前天晚上再一次來看他,他已經爬出很高了,只要爬出這根竹竿,希望就不遠了,我暗暗的為他加了把勁,我知道他一定不會放棄,因為這就是他的生活,這樣不覺間竟然也堅定了自己明天行走的步伐,我也想要做一只有目標有勇氣的蝸牛,生活就需要這樣的共勉,無論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亦或是這一只普通的蝸牛。
獨在異鄉為異客,堅定生活目標的同時,思鄉的感情也會變得更加濃烈,閑下來的時候,就喜歡靜靜的思考,這樣沿著生活的軌跡慢慢向前行走,就像那只蝸牛,在這寒冷的季節裏,呼著生命的氣息,經歷一個又一個白晝與黑夜。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也會想起他們,不知道又有了怎樣的變化。他們似乎已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點,我知道他不會擴大,不是墨痕漸漸暈開,我卻固執的不願忘卻。看著火車每天從這裏經過,不知道它將駛向何方,只是慢慢地喜歡上了這樣呼嘯而過的感覺,遠遠地“轟轟”的聲響傳來,不是預兆著什麽,只是告訴你它曾經來過。看著長長的軌道沒有盡頭,沿著軌道行走,又沿著另一邊返回,感受著風在耳邊的聲音,是嗚咽的,在低鳴,傳來遠方的消息,慰藉一時的牽念。
時間說快既快,說慢又慢,卻又很快到了回家的的日子,坐在行駛的車上,想著這次短暫的相逢,心中倍感珍惜,想著就要看到那小小的蝸牛,心底也變得柔軟起來,看著窗外隨著車子的行駛向後退去的樹,記憶忽然飄遠,變得恍惚起來。
回到家,屋裏屋外的一切都是如此熟悉,仿佛從不曾離開,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只是變的是不見了那根一直立在那裏的竹竿,包括爬行在竹竿上的蝸牛,還有墻縫裏棲息的他的愛人,問母親:“放在那裏的竹竿哪去了?”母親嘆聲氣說:“本來想著來年用它搭花架子的,卻不想好好地它自己就斷了,那麽堅硬的一根,可惜了,現在變成了兩截,搭花架子是不可能了,以後看看還能做什麽用吧。”“那它現在放哪了?”我疾聲問道。“就在院裏的石凳下……”,不等母親說完,我趕快跑去看它,那已斷成兩截的竹竿就那樣靜靜的在院子裏躺著,看到在竹竿下面,還有幾只螞蟻在爬來爬去,就是不知道好像還是失去了什麽。
我不知道那兩只蝸牛最後有沒有相逢,就那樣那段短短的距離,在他們卻是千山萬水,就這樣他們都消失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再看到形單影只的蝸牛,我想那一定不是他,他與她一定在某個角落,靜靜的入眠。
天更加冷了,連屋門也不願出了,外面冰冷的世界,直等到銀裝素裹,想著那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手裏握著筆,手指也變得僵硬了,放下筆,還是忍不住走出房門,屋外寒冷的風,讓我不住的縮緊高高的衣領,再一次望向那墻角,空空的,只一點積雪來不及融化,卻很快又被飄落的雪花覆蓋了,擡起頭,看著滿天紛飛的雪花,世界變得更加蒼茫了。
四季更替,雪去香來,破冰細柳,春天還是如約而至了,母親還是搭起了花架子,不過卻是用另一根看上去更加堅硬的竹竿代替了它,它就這樣太久太久的被遺忘了,被遺忘了得還有那曾經匍匐在竹竿上微不足道的愛情,那麽的渺小,那麽的卑微,卻又是那麽的偉大。
不久又將要踏上旅程,我知道不管來到何方,路有多漫長,其實不變的還是那顆心。天空也會寂寞,飛過的鳥群便是它的伴侶了,他包圍著它們,不管這懷抱是冰冷的,還是溫暖的。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中的風霜,於是在一個又一個交替的瞬間裏,也終於明白了曾經滄海的情誼,旅途便不再寂寞。
在以後最初的日子裏,腦海深處偶爾還會想起那兩只小小的蝸牛,但是隨著時光流逝,他們亦慢慢的淹沒在我的腦海深處,飄向了無邊的海洋,在海中的小島上,茂密的叢林深處,在一棵參天大叔的一條細細的枝幹上,並排的兩只蝸牛從葉兒的這頭爬向了葉兒的那頭……而石凳下的竹竿卻在冬天寒雪融化的時候沾滿了泥土……
風吹過,一切變得寧靜,風吹動著竹竿上的松土,揚起點點塵煙,在石凳下旋起了一個又一個漩渦,不想離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